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宪问篇

宪问耻。子曰:“邦有道,谷;邦无道,谷,耻也。”“克、伐、怨、欲,不行焉,可以为仁矣?”子曰:“可以为难矣,仁则吾不知也。”

发布: 2024-10-21 09:46:52
论语·宪问篇第十四(论语14.1)
(原文朗读)
1、不要只知道吃饭,而要做实事

原文

宪问耻。子曰:“邦有道,谷;邦无道,谷,耻也。”“克、伐、怨、欲,不行焉,可以为仁矣?”子曰:“可以为难矣,仁则吾不知也。”

陈昌文解读论语:

这篇《论语》又是一篇大作,里面有很多可以揣摩、反复玩味的地方,待我细细讲来。

宪,是原宪,这个人终身贫穷,以富贵、出来做事为耻辱,总觉得是跟别人同流合污。这跟社会上很多人一样,自己是没什么能力的,于是选择甘于贫穷,但总说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同流合污才贫穷的。

原宪还攻击过子贡,意思是子贡的能言善辩,能经商致富,自己也能做到,只是自己不想去做,自己不愿意去做罢了。子贡也因为原宪这样说,感觉到自己很羞愧,不愉快。

当然,原宪这个人是不是真能做到去干,就能干好?还是甘于贫穷?这个要打一个问号。

 

前面是前提介绍,后面开始解读这篇《论语》。原宪问什么是耻辱,什么事情是可耻的?孔子说,邦有道,就是上有明君,天下太平、盛世,大道光明,您没有本事做好官,只知道混吃等死,只是混日子,甚至还混得很差,什么也干不好,也做不好正事,这就是耻辱。邦无道,就是上无明君,下有奸臣,贪官污吏横行,人心不古,相互踩踏的社会,您还做官,跟人同流合污,鱼肉百姓,吃得很好,您这是耻辱。

 

孔子为什么说这个话?也是为了敲打原宪这种人,有的人就是自己价值观不对,天天提些清高的问题。要想想自己的贫穷,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做正事,做好事,而不是世道不好,不要怪世道。要明白是自己的能力问题、做事问题,而不是说自己不想同流合污。不是让您去同流合污,而是您要明白这个社会就是有黑暗面,您要在这个黑暗面里也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,不要只会盯着黑暗面,然后来彰显自己无能是因为清高。

 

原宪继续问仁,说,不做下面四点,是不是就是仁了?

第一点,克,也就是争强好胜。

太多的人,总想在一些小的争执上,争强好胜,总是想压别人一头。开个会,想压别人一头;在一个团队中,想压别人一头;甚至玩个游戏,也想压别人一头,压了别人一头,还要嘲讽别人,这叫做克。

 

第二点,伐,自我夸耀。

人总是喜欢自我夸耀,把话说得冠冕堂皇,想表现自己的好、自己的善良、自己的功劳,否定别人,总是觉得别人不如自己,这个行为也让人感觉不舒服。

 

第三点,怨恨。

总是抱怨社会、抱怨同事、抱怨家人、抱怨一切,一个怨夫怨妇之相。不能理解其实一切都要靠自已去把事情做好,把人际关系搞好,不理解抱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坏,而不是更好。

 

第四点,欲。

人是有很多欲望的,比如贪心、好色、喜欢享受,这些都是欲。能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,能清晰的知道自已应该懂规矩,哪些是在自已应该做的、应该获得的范围,哪些是不应该获得的,这些范围都很清楚。不是自己的,不该自己的,不要伸手,不要去想。

 

原宪说,不争强好胜,不自我夸耀,不怨恨,能克制自己的欲望,这算是仁了吗?

孔子说,这个只是比较难做到,是不是仁,我不知道啊。意思就是原宪这个不是仁。

原宪以为自己在仁的境界,甚至用这四点去对照别人。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了,比如子贡过得比自己好,就说其实自已是克制了自己的欲望,并不是不能做到,而是不为也,也就是不去做。

 

我们很多人能力差,社会混得不行,就找借口说自己不想去同流合污,不想争强好胜,要是自已去做,也能做到。其实不然,这种人给自己脑袋上戴很多光环,实际上是自欺欺人。有些人甚至还用清高的话语去辱骂那些有实际成就的人,其实让他自己去做,未必做得到。

一个人,要有一些良性的争强好胜之心,这样才能做好事情。一个人也要有自己的特长,有自已值得夸耀的地方。要是什么地方都不值得夸耀,这个人也就没什么用了。一个人呢,不怨恨别人当然是对的,要学会找自己的原因,解决问题。一个人,要有一定的良性欲望,这样才能成长,变得更好。

 

当然,更深一层的意思,一个人啊,不要拿着这些尺子去对照别人,讥讽、嘲笑别人。而要理解,人各有不同,要能有格局容忍别人的争强好胜、自我夸耀,甚至能容忍别人的怨恨,能理解别人的欲望。然后能在这些看似不如意的环境中,调和大家,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。

修改时间: 2024-10-21 09:46:52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s://jiedulunyu.com/xianwenpian/386.html

上一则:没有了

下一则:子曰:“士而怀居,不足以为士矣。”
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